江南时报讯 本以为通过保健品能够“补”出健康,但却差点引发大祸!一位长期血压控制良好的六旬老人,因轻信所谓“天然降压”保健品,血压竟一度飙升至危险值。医生经过紧急检查后发现,罪魁祸首正是保健品中常见的“滋补”成分。这起真实案例再一次提醒我们:保健品并非绝对安全,盲目服用可能反而危害健康!
最近,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了一位高血压急症患者。60岁的陈阿姨长期患有高血压,血压一直保持稳定。然而,近期她出现头晕症状,血压一度飙升至203/101mmHg。经医生李诗静询问得知,陈阿姨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服用一种声称可以“软化血管、增强免疫力”的“天然降压”保健品。经过检查,医生发现该保健品含有人参提取物和甘草等成分,正是这些看似有益的“补品”干扰了她的降压药效果,并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急剧上升。
在临床工作中,类似陈阿姨的案例屡见不鲜。许多慢性病患者常常误以为“保健品=安全”,甚至尝试用保健品来替代药物,殊不知某些成分可能适得其反,不仅会延误正规治疗,还可能加重病情。更隐蔽的风险在于,部分声称“纯天然”的保健品未明确标示具体成分或剂量,导致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过量服药的情况,血压不仅不降反升。
李诗静医生对此特别强调,患者必须明确认识到,任何保健品都无法替代正规的药物治疗。在考虑使用任何保健品之前,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的专业意见。同时,要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或医生推荐的每日用量,切勿自行超量服用。尤其对于市场上那些宣称“根治疾病”、“速效”等夸大利益的保健品,更要保持高度警惕。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 服用保健品后出现过敏、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 因依赖或服用保健品导致原有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佳。
健康提示
- 认准标识:购买保健品需确保有国家批准的“蓝帽子”标志。
- 警惕模糊宣传:对“天然”、“草本”等模糊表述保持警惕。
- 慎选成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特别应避免含有人参、麻黄、甘草、果糖等可能升压、升糖的成分。
慢性病的治疗关键在于科学用药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非依赖保健品。盲目进补,可能会导致健康危险!患者如需尝试保健品,建议先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或药师,例如AG贵宾会提供的专业服务,并在使用期间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以免“养生”变成“伤身”。